?。?)確定采樣負責人
采樣負責人負責制定采樣計劃并組織實施。采樣負責人應了解監測任務的目的和要求,并了解采樣監測井周圍的情況,熟悉地下水采樣方法、采樣容器的洗滌和樣品保存技術。當有現場監測項目和任務時,還應了解有關現場監測技術。
?。?)制定采樣計劃
采樣計劃應包括:采樣目的、監測井位、監測項目、采樣數量、采樣時間和路線、采樣人員及分工、采樣質量保證措施、采樣器材和交通工具、需要現場監測的項目、安全保證等。
?。?)采樣器材與現場監測儀器的準備
采樣器材主要是指采樣器和水樣容器。
1)采樣器
地下水水質采樣器分為自動式和人工式兩類,自動式用電動泵進行采樣,人工式可分為活塞式與隔膜式,可按要求選用。
地下水水質采樣器應能在監測井中準確定位,并能取到足夠量的代表性水樣。
采樣器的材質和結構應符合《水質采樣器技術要求》中的規定。
2)水樣容器的選擇及清洗
水樣容器的選擇原則
a.容器不能引起新的玷污;
b.容器壁不應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測組分;
c.容器不應與待測組分發生反應;
d.能嚴密封口,且易于開啟;
e.容易清洗,并可反復使用。
水樣容器選擇、洗滌方法和水樣保存方法見附錄A。表中所列洗滌方法指對在用容器的一般洗滌方法。如新啟用容器,則應作更充分的清洗,水樣容器應做到定點、定項。 3)現場監測儀器
對水位、水量、水溫、pH值、電導率、渾濁度、色、臭和味等現場監測項目,應在實驗室內準備好所需的儀器設備,安全運輸到現場,使用前進行檢查,確保性能正常。
采樣方法
?。?)地下水水質監測通常采集瞬時水樣。
?。?)對需測水位的井水,在采樣前應先測地下水位。
?。?)從井中采集水位,必須在充分抽汲后進行,抽汲水量不得少于井內水體積的2倍,采樣深度應在地下水水面0.5m以下,以保證水樣能代表地下水水質。
?。?)對封閉的生產井可在抽水時從泵房出水管防水閥處采樣,采樣前應將抽水管中存水放凈。
?。?)對于自噴的泉水,可在涌口處出水水流的中心采樣。采集不自噴泉水時,將停滯在抽水管的水汲出,新水更替之后,在進行采樣。
?。?)采樣前,除五日生化需氧量、有機物和細菌類監測項目外,先用采樣水蕩洗采樣器和水樣容器2-3次。
?。?)測定溶解氧、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揮發性、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項目的水樣,采樣時水樣必須注滿容器,上部不留空隙。但對準備冷凍保存的樣品則不能注滿容器,否則冷凍之后,因水樣體積膨脹使容器破裂。測定溶解氧的水樣采集后應在現場固定,蓋好瓶塞后需用水封口。
?。?)測定五日生化需氧量、硫化物、石油類、重金屬、細菌類、放射性等項目的水樣應分別單獨采樣。
?。?)各監測項目所需水樣采集量見附表,附錄中采樣量已考慮重復分析和質量控制的需要,并留有余地。
?。?0)在水樣采入或裝入容器后,立即按附錄A的要求加入保存劑。
?。?1)采集水樣后,立即將水樣容器瓶蓋緊、密封,貼好標簽,標簽設計可以根據各站具體情況,一般應包括監測井號、采樣日期和時間、監測項目、采樣人等。
?。?2)用墨水筆在現場填寫《地下水采樣記錄表》,字跡應端正、清晰,各欄內容填寫齊全。
?。?3)采樣結束前,應核對采樣計劃、采樣記錄與水樣,如有錯誤或漏采,應立即重采或補采。
?。?4)采樣記錄
地下水采樣記錄包括采樣現場描述和現場測定項目記錄兩部分。每個采樣人員應認真填寫《水質采樣原始記錄》。
6.4.3 地下水采樣質量保證
?。?)采樣人員必須通過崗前培訓、持證上崗,切實掌握地下水采樣技術,熟知采樣器具的使用和樣品固定、保存、運輸條件。
?。?)采樣過程中采樣人員不應有影響采樣質量的行為,如使用化妝品,在采樣時、樣品分裝時及樣品密封現場吸煙等。汽車應停放在監測點(井)下風口50m以外處。
?。?)每批水樣,應選擇部分監測項目加采現場平行樣和現場空白樣,與樣品一起送實驗室分析。
?。?)每次測試結束后,除必要的留存樣品外,樣品容器應及時清洗。
?。?)地下水水樣容器應按監測井號和測定項目,分類編號、固定專用。
?。?)同一監測點(井)應有兩人以上進行采樣,注意采樣安全,采樣過程要相互監護,防止中毒及掉入井中等意外事故的發生。